期刊导读

政党及群众组织论文_赋魅与祛魅:网络“

文章目录

一、网络“泛娱乐化”赋魅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何以可能

(一) 叙事逻辑:推崇以感性化叙事风格重塑青年价值话语

(二)技术逻辑:依托网络媒介技术优势解构青年价值理性

(三)内在逻辑:以虚无主义为行动原旨漂移青年价值取向

(四)心理逻辑:认知情绪化的动员策略异构青年价值判断

二、网络“泛娱乐化”赋魅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重症候

(一) 构建泛娱乐景观消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性

(二)衍生“流量拜物教”宰制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

(三)诱发网络青年亚文化销蚀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

三、祛魅网络“泛娱乐化”以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性审视

(一) 价值引领: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基础的价值共识

(二)精准制导:大力深化网络娱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(三)靶向批判: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方法统摄娱乐资本健康运行

(四)主体“自为”:激发青年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真愿望

文章摘要:新媒体技术强势裹挟下,网络“泛娱乐化”正悄然触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。依托感性化叙事风格、情绪化动员策略、虚无主义解构风格以及网络媒体技术优势,网络“泛娱乐化”得以赋魅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,进而诱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性被消解、主导性被宰制、理想性被侵蚀的多元异变症候。为此,需通过构建网络空间价值共识、提高娱乐内容供给质量、坚持娱乐资本靶向批判及激发青年主体“自为”等多重进路有力祛魅网络“泛娱乐化”负面效应,以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13710/j.cnki.cn14-1294/g.2022.04.014

论文分类号:D432.62

上一篇: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

下一篇:农业经济论文_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青年科

Copyright © 2021 《青年与社会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